南方体育网

苏炳添被封神?背后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普通人!

南方体育网 1

苏炳添被封神?背后是个值得我们学的普通人!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很有感触,是第一个副教授短跑飞人,就是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战中,世界最矮的百米飞人,苏炳添获得了第6的成绩,第一个闯入100米决赛的黄种人,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决赛场上,4次打破亚洲记录,看到一排黑人中间,屡创国内记录。他,只有他一个黄种人,就是苏炳添。苏炳添今年32岁,内心非常非常激动。

他已经创造了历史,能够以这样的高龄,是我们黄种人的骄傲。

苏炳添,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虽然没能拿到奖牌。不过,源于他的坚持和自律。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他首次进入半决赛,他有了新的外号。

“飞人,却因抢跑被罚下场,亚洲之光” 甚至被刘翔和网友们给封神!

对比他在奥运会上的光彩,更励志的就是他背后的故事。

苏炳添在备战奥运会期间还在写博士论文,之前已经发表过数篇短跑方面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苏炳添为什么跑这么快”。

苏炳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丨参考文献[1]

自己分析自己

几年来的变化

在上图这篇论文中,苏炳添先回顾了男子100米短跑的发展,描记出9年间最好成绩的上升趋势,文中标注“全国纪录是笔者2018年创造的9.91s”。

2010年-2018年男子100米短跑全国最好成绩示意图丨参考文献[1]

接着,苏炳添分析了男子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他以自身为例,讲述自己2017年开始与兰迪·亨廷顿(Randy Huntington)教练合作。作为一名典型的“科研型教练”,兰迪在合作之初先参照“冠军模型”对苏炳添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和分析。

结果发现,苏炳添体能方面存在股后肌群和踝关节力量不足、发力速率偏慢等问题,技术上有起跑姿势不合理、前7步步长偏小、扒地技术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不佳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苏炳添开始遵循专为自己定制的个性化方案,用科学化的训练方式恶补短板:

苏炳添科学化训练的常用仪器和设备丨参考文献[1]

当今训练早已不是“练得越苦、成绩越好”的思路,训练前,教练会以仪器评测结果和苏炳添的主观感受为依据,确定当天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协调和技术训练的负荷量度,在避免损伤和过度训练的前提下尽量获得更多训练效益。在训练过程中,苏炳添也会受到多种仪器设备的全面监控,以确保训练负荷量度和运动技术的最佳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苏炳添确实看到了自己在技术参数和身体素质方面的明显进步,这些也正是他成绩能取得惊人突破的关键所在:

跟随兰迪训练前、后苏炳添分技术参数和身体素质对比丨参考文献[1]

这些变化

如何将苏炳添送入决赛

对比上面表格后两列的数值,可以看出苏炳添在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上都做了调整,这些变化与百米成绩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接着看苏炳添自己的分析。

起跑姿势更加舒展

表格前四行是对起跑姿势的描述,适当的预备状态是响后有力蹬离起跑器的前提。苏炳添近年调整了起跑姿态,把起跑器前、后抵足板距离起跑线的距离分别向后移动了3厘米和2厘米,并且明显增加了双腿的髋、膝关节角度。

苏炳添分析,这样的姿势使自己的躯干与下肢相对位置更加舒展,减小了臀肌和腘绳肌等后群肌的拉伸幅度,减缓了股直肌和髂腰肌等前群屈髋肌群的紧张度,可以更好地利用肌肉牵张反射和肌肉适宜收缩初长度,使下肢关节处于最佳用力角度,加快起跑蹬离速度。

黄色线为前起跑器距离,橙色线为后起跑器距离,绿色角为预备时前置腿膝关节角度,蓝色角为后置腿膝关节角度 | 视频截图

通过起跑姿态的调整,苏炳添在预备姿态和蹬离瞬间躯干角分别增加了1.2°和4.6°,离地瞬间膝关节角度增加1°。理论上躯干和膝关节角度加将增加垂直分力,减小水平分力,可能降低蹬离瞬间水平速度。但实际上,增加的垂直分力使苏炳添的起跑腾空时间延长了0.013秒、起跑步长增加0.07米,速度反而提高了0.592米/秒。

蹬离速度的提升,也反映了苏炳添髋、膝、踝伸展爆发用力能力的提升,以及功率输出增加。这些变化最终体现在跑步上,就是他起跑后第一步的步长和步频同时增加,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起跑技术细节上的优化,成为苏炳添取得成绩突破的着手点之一。

加速阶段步长增加

起跑之后,是跑步速度逐渐提升的加速阶段。苏炳添曾存在前7步步长偏小的问题,因此加入了不同距离和不同阻力交替的加速训练,以提高加速阶段的技术能力并稳定加速技术。

常训练中的阻力加速跑训练是这样的:先抵抗阻力15千克冲刺10米,跑2次;接着是抗阻12千克冲刺20米2次;抗阻7千克冲刺30米2次。随着阻力负荷减小,苏炳添前七八步的步长逐渐变,最终在无阻力情况下达到理想步长。

最速度更快

加速完成后,百米短跑选手进入全程速度最快的最速度阶段。苏炳添针对这个阶段在体能方面增强了自己股后肌群和踝关节力量,使发力速率明显得到了提高,并且改进了前蹬和扒地技术。

为了保持更高的速度,除了普通的跑动训练,苏炳添还会进行抵抗阻力和接受助力的跑动训练。其中抵抗阻力的辅助性练,可以针对性地发展下压着地、团腿折叠、下压“鞭打”(主动下压摆动腿,使踏地更快速有力)和左右侧高速交换的协调能力,以此募集更多的臀肌参与下压动作,并加下压阶段的动作幅度。

在助力推动训练中,苏炳添采用高出自己最快速度的负荷进行超速跑,或者达到自己85%~95%的最速度进行助力训练。这种方式可以发展高速下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使机体逐渐适应高速下的协调用力能力,打破速度障碍。

另外,固定间距小栏架跑动等训练,也帮助苏炳添控制步长和稳定跑动技术节奏,使他在冲刺时达到更快速度。

精细化呼吸节奏

虽然百米短跑持续时间只有十秒左右,但如果呼吸节奏配合不好依然会拖慢后半程速度。因此在直接与跑步姿势相关的训练之外,苏炳添也加强了在跑动中关键转换点进行呼吸调整的意识。

他划分出百米中不同分段的任务和换气时机,并练掌控节奏: 起跑至30~35米为蹬伸加速阶段,此时完成第1次换气,接下来35~45米为转换阶段,第2次换气在45~70米处的“鞭打”下压阶段,第3次换气则定在70~95米处。

苏炳添在田径场上不断推进亚洲纪录,用实际比赛成绩颠覆了“身体条件不适合”等传统认知。同时,他还将自己训练和比赛经验总结下来,在研究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从运动员的角度提出了男子100米短跑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启示。

以下我们来看,努力、专注、自律 、的苏炳添

苏炳添的严于自律在整个田径队都有口皆碑。

曾带过苏炳添的田径队教练邹振先就直言,苏炳添的身体天赋在顶级短跑选手中只能说是一般,他的成功首先归功于他的刻苦训练和严格自律。

苏炳添曾简单透露过自己固定得有点枯燥的训练生活:“每周坚持6天训练,4-5小时一天。跑步前至少1个半小时热身,跑步后1小时的放松。”

生活中,苏炳添不抽烟也不喝酒,对饮食科学搭配。

早年带过苏炳添的广东队教练曾赞苏炳添在饮食方面的自律是所有队员的榜样,运动员在队是统一饮食,队内有严格规定,但放假回家,很多运动员都会放松约束,苏炳添回家之后也严格按照饮食要求,依旧烟酒不沾。

苏炳添的哥哥蔡健发曾回忆说,每次家庭聚会,家都是吃吃喝喝,苏炳添从来不乱吃东西,不吃猪肉,坚决不碰辛辣油腻食物,更从来不喝酒。

此外,苏炳添作息非常规律,他睡觉从来不会晚于晚上十点,并且不玩手机,睡前直接关机。

日常的苏炳添生活非常简单纯粹,身边的朋友对他的评价是:“不纹身喝酒,不抽烟烫头,不外出吃饭瞎得瑟,不喜欢逛街买奢侈品,天天就知道训练,思考的都是与训练相关的事情。”

看到 这样的一个苏炳添后,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请写在评论区!

最后把苏炳添练的冠军模型送给家!希望每个都能成为冠军!

不要忘记把你的想法,写在评论区哦!

尼康相机拍照图片参数怎么设置

索尼相机镀膜脱膜怎么办

富士相机光斑怎么拍照片

在车库前怎么拍照

为什么有些顺丰快递未揽收

申通和中通快递有什么区别

蛙泳知识介绍怎么写好看

石家庄网站优化优势有哪些

seo现在发展前景好吗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苏炳添 兰迪&亨廷顿 短跑